18小说网 www.18xs.com,庶女的日常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!
唐辎觉得自己有些醉了,他觑了个空,悄悄离席走了出来,从荷包里捏了粒豆蔻细细嚼着。
今日忠勇公府的嫡孙过周岁,满京城的勋贵们都来凑热闹了。
忠勇公自从几年前的壬辰之变后就圣眷日隆,长子娶了宗室女福昌县主,又被封为世子,眼见着连孙子也有了,刚才大皇子奉旨前来赐名,虽说只待了一会儿,喝了杯酒就走了,却也已经是难得的恩赏了。
承嗣,孙承嗣,有了这个名字,这孩子以后前途无量。
唐辎心里叹了口气。
自从轩弟和辅弟一个亡故一个失踪后,父亲就没有了嫡子,今天能带他出来吃酒,把他介绍给各位世交,应该……也是对他的肯定吧?
他从小就知道,他虽然是父亲的长子,却继承不了家业,姨娘从他第一天去学堂读书就告诉他,以后想要有出息,要么读书,要么习武,可惜他根骨差些,何况太平年月里朝廷总是重文治轻武备,他虽不在乎拿命去搏前程,却也舍不得让姨娘为他担心。
这天儿可真热……他转了两圈,找了个背靠假山的阴凉地儿,想着歇一会儿再回屋,省得被那几个没分寸的灌酒。
“咦?唐大兄弟怎么在这儿?刚才李四还到处找你说要和你拼酒。”
唐辎睁开眼,见来的是这人,顾不上心里泛起的那一丝古怪,忙摆了摆手,“屋里有些闷气,出来发散发散。”
这人是吏部侍郎黄宪的长子黄芳,跟忠勇公府上的世子夫人福昌县主是姨表亲,他的胞妹又嫁了安国公李家的老三,因着这两层亲戚关系,倒也没谁觉得他不该来,不过唐辎却知道,这人跟他的姨表妹妹福昌县主从以前就有些不清不楚的。
那还是前年,壬辰之变的第二年,他齐衰满了一年,就应了同窗的邀约去城外打猎,为了抓住一只受伤的狐狸,他弃马步行,却在一处废弃的草亭后头看到这个黄芳和福昌县主避开人抱在一起,哭哭啼啼缠缠绵绵。
福昌县主的父亲承平郡王是在壬辰之变的时候殉国的,孝期未过就跟人搂搂抱抱的,无论是福昌县主还是这黄芳都让唐辎瞧不起,简直就是不忠不孝不知廉耻!
黄芳见唐辎不动弹,便没话找话的跟他聊了起来,“刚才大皇子来赐名,你知道圣上赐的什么名?”
唐辎抬抬眼皮,“什么名?”
“承嗣!孙承嗣,承继后嗣……”黄芳啧啧两声,幸灾乐祸的道,“这忠勇公的继室夫人有儿有女的,倒要向这么一个周岁小儿退避三舍。”
听出他的意有所指,不管他是挑拨自己,或是对忠勇公家的嫡孙有什么想法,唐辎都不打算接招,懒洋洋的道,“生死有命,富贵在天,有圣上的大福气庇护着,不好也得好了。”
黄芳呵呵笑了两声,不说话了。
一个小丫头莽莽撞撞地闯了过来,猛然看到这边有两个人,吓得叫了一声,又赶紧退走了。
黄芳扭头看了看,“这忠勇公府里也太懈怠了,我去问问她是哪儿的,怎么到处乱闯。”说着,掸了掸衣裳,跟了过去。
唐辎看着黄芳急匆匆的背影,皱了皱眉。
从酒宴上回来,他换了身衣裳就去了正院,打算跟夫人林氏请了安就回去歇会儿,却见正院服侍的婆子丫鬟们一个个喜气洋洋的眉开眼笑,他叫住一个平日里对他还算和气的丫鬟,低声问道,“今日是有什么喜事么?”
那丫鬟一愣,有些不自在的往看看周围,才小声说道,“今儿太医来了,夫人有了好消息,太夫人叫全府上下赏一个月的月钱。”说完,竟有些不敢看他。
唐辎怔住了。
那丫鬟小心地看看他,轻轻叫了他一声,“大爷?”
唐辎吐出一口气,笑着说道,“的确是喜事,麻烦通禀一声。”
服侍安平侯夫人的嬷嬷皮笑肉不笑的,睨着台阶下站着的唐辎,“夫人今天累了,要是大爷没什么要紧事的话,还请先回去休息,明儿再来跟夫人请安也是一样的。”
唐辎点了点头,“还请夫人保重。”
突如其来的消息把他的脑子搅得浑浑噩噩,他知道,从今天以后,一切都不同了,有了嫡子,他这庶长子就当真不算什么了。
回到了自己的住处,他洗了把脸,从博古架上摸了个玉雕的小马拿在手里把玩,眼睛却看着窗外,一声不吭的,别人见了,都不敢多说话,只有他姨娘派来服侍他的丫鬟织云告诉他,“姨娘上午打发人来,说王家派人来送了些东西,叫您回来抽空去一趟。”
他应了,又自己一个人待了一会儿,才动身去了姨娘那里。
王姨娘是安平侯唐浚年轻时娶来的贵妾,出身门阀王氏的嫡支庶女,不过这样的身份在正室临安公主面前也算不得什么,她一生有过两子一女,唯有唐辎这一个儿子存活下来,又是如今侯府的长子长孙,自然看得如珠似宝。
说起来,她能嫁到安平侯府,还多亏了唐浚的母亲,这位太夫人不喜欢皇家下嫁的临安公主,而当时唐家正需要和王家联姻,两边长辈就定下了她。
这些年她过得也不容易,临安公主不是个坏脾气的,不过处在她们这样的身份也不可能像书上说的那样和睦相处,不过是眼不见心不烦罢了。
侯爷对她不冷不热的,但她有儿子,还算有些指望,不像红姨娘,连续生了几个孩子,只立住了两个姑娘,侯爷就再也不进她的屋子了。
年轻的时候她还有几分心气儿要争一争,可自从永辉元年的那一场纷乱之后,临安公主不声不响的就没了,公主的两个亲生儿子一个早亡一个失踪,剩下一个女儿也被接进了宫里养育,王姨娘就歇了心思——她是真怕了。
怕她的侯爷丈夫,更怕唐家太夫人。
她老老实实的缩在后院,不敢轻举妄动,就像红姨娘一样,每天看着侯爷的脸色,看着太夫人的喜怒,就是侯爷娶了新夫人进门,也没人敢说什么酸话。
她以前还在私下里笑话过红姨娘,如今看来,她才是最聪明的。
如今她单独住在一处小院子里,侯爷不怎么来了,倒也素净了,儿子时不时的就来看看她,比以前侯爷还来的时候更让她安心。
王姨娘把手里的线绕在线板上,听见门外传来的脚步声,她把线板扔进针线篓子里,笑道,“回来了?”
唐浚给她行了礼,起身坐在她身边,拿过一只纳了一半的鞋底看了看,又脱了鞋放在脚底板上比了比,“给我做的?”
王姨娘笑道,“要不然还能是谁?”
“您少做些这样的活儿,先前不是还说眼睛酸?”
“好、好——”王姨娘点头答应着,心里想的却是另一件事,她仔细端详儿子,小声道,“……你知道了?”
唐辎低下头,轻轻点了点。
王姨娘搂着儿子,“不怕,夫人有嫡子是早晚的事,以后咱们跟正院远着些就是了——你读书读了这些年,不就是想着将来自己挣个前程?府里的事乱糟糟的,咱们没那本事就不折腾了。”
半晌,唐辎才闷闷道,“自己挣前程……那您还给我娶王家的女儿?——我听说她……脾气不好。”
... -->>
唐辎觉得自己有些醉了,他觑了个空,悄悄离席走了出来,从荷包里捏了粒豆蔻细细嚼着。
今日忠勇公府的嫡孙过周岁,满京城的勋贵们都来凑热闹了。
忠勇公自从几年前的壬辰之变后就圣眷日隆,长子娶了宗室女福昌县主,又被封为世子,眼见着连孙子也有了,刚才大皇子奉旨前来赐名,虽说只待了一会儿,喝了杯酒就走了,却也已经是难得的恩赏了。
承嗣,孙承嗣,有了这个名字,这孩子以后前途无量。
唐辎心里叹了口气。
自从轩弟和辅弟一个亡故一个失踪后,父亲就没有了嫡子,今天能带他出来吃酒,把他介绍给各位世交,应该……也是对他的肯定吧?
他从小就知道,他虽然是父亲的长子,却继承不了家业,姨娘从他第一天去学堂读书就告诉他,以后想要有出息,要么读书,要么习武,可惜他根骨差些,何况太平年月里朝廷总是重文治轻武备,他虽不在乎拿命去搏前程,却也舍不得让姨娘为他担心。
这天儿可真热……他转了两圈,找了个背靠假山的阴凉地儿,想着歇一会儿再回屋,省得被那几个没分寸的灌酒。
“咦?唐大兄弟怎么在这儿?刚才李四还到处找你说要和你拼酒。”
唐辎睁开眼,见来的是这人,顾不上心里泛起的那一丝古怪,忙摆了摆手,“屋里有些闷气,出来发散发散。”
这人是吏部侍郎黄宪的长子黄芳,跟忠勇公府上的世子夫人福昌县主是姨表亲,他的胞妹又嫁了安国公李家的老三,因着这两层亲戚关系,倒也没谁觉得他不该来,不过唐辎却知道,这人跟他的姨表妹妹福昌县主从以前就有些不清不楚的。
那还是前年,壬辰之变的第二年,他齐衰满了一年,就应了同窗的邀约去城外打猎,为了抓住一只受伤的狐狸,他弃马步行,却在一处废弃的草亭后头看到这个黄芳和福昌县主避开人抱在一起,哭哭啼啼缠缠绵绵。
福昌县主的父亲承平郡王是在壬辰之变的时候殉国的,孝期未过就跟人搂搂抱抱的,无论是福昌县主还是这黄芳都让唐辎瞧不起,简直就是不忠不孝不知廉耻!
黄芳见唐辎不动弹,便没话找话的跟他聊了起来,“刚才大皇子来赐名,你知道圣上赐的什么名?”
唐辎抬抬眼皮,“什么名?”
“承嗣!孙承嗣,承继后嗣……”黄芳啧啧两声,幸灾乐祸的道,“这忠勇公的继室夫人有儿有女的,倒要向这么一个周岁小儿退避三舍。”
听出他的意有所指,不管他是挑拨自己,或是对忠勇公家的嫡孙有什么想法,唐辎都不打算接招,懒洋洋的道,“生死有命,富贵在天,有圣上的大福气庇护着,不好也得好了。”
黄芳呵呵笑了两声,不说话了。
一个小丫头莽莽撞撞地闯了过来,猛然看到这边有两个人,吓得叫了一声,又赶紧退走了。
黄芳扭头看了看,“这忠勇公府里也太懈怠了,我去问问她是哪儿的,怎么到处乱闯。”说着,掸了掸衣裳,跟了过去。
唐辎看着黄芳急匆匆的背影,皱了皱眉。
从酒宴上回来,他换了身衣裳就去了正院,打算跟夫人林氏请了安就回去歇会儿,却见正院服侍的婆子丫鬟们一个个喜气洋洋的眉开眼笑,他叫住一个平日里对他还算和气的丫鬟,低声问道,“今日是有什么喜事么?”
那丫鬟一愣,有些不自在的往看看周围,才小声说道,“今儿太医来了,夫人有了好消息,太夫人叫全府上下赏一个月的月钱。”说完,竟有些不敢看他。
唐辎怔住了。
那丫鬟小心地看看他,轻轻叫了他一声,“大爷?”
唐辎吐出一口气,笑着说道,“的确是喜事,麻烦通禀一声。”
服侍安平侯夫人的嬷嬷皮笑肉不笑的,睨着台阶下站着的唐辎,“夫人今天累了,要是大爷没什么要紧事的话,还请先回去休息,明儿再来跟夫人请安也是一样的。”
唐辎点了点头,“还请夫人保重。”
突如其来的消息把他的脑子搅得浑浑噩噩,他知道,从今天以后,一切都不同了,有了嫡子,他这庶长子就当真不算什么了。
回到了自己的住处,他洗了把脸,从博古架上摸了个玉雕的小马拿在手里把玩,眼睛却看着窗外,一声不吭的,别人见了,都不敢多说话,只有他姨娘派来服侍他的丫鬟织云告诉他,“姨娘上午打发人来,说王家派人来送了些东西,叫您回来抽空去一趟。”
他应了,又自己一个人待了一会儿,才动身去了姨娘那里。
王姨娘是安平侯唐浚年轻时娶来的贵妾,出身门阀王氏的嫡支庶女,不过这样的身份在正室临安公主面前也算不得什么,她一生有过两子一女,唯有唐辎这一个儿子存活下来,又是如今侯府的长子长孙,自然看得如珠似宝。
说起来,她能嫁到安平侯府,还多亏了唐浚的母亲,这位太夫人不喜欢皇家下嫁的临安公主,而当时唐家正需要和王家联姻,两边长辈就定下了她。
这些年她过得也不容易,临安公主不是个坏脾气的,不过处在她们这样的身份也不可能像书上说的那样和睦相处,不过是眼不见心不烦罢了。
侯爷对她不冷不热的,但她有儿子,还算有些指望,不像红姨娘,连续生了几个孩子,只立住了两个姑娘,侯爷就再也不进她的屋子了。
年轻的时候她还有几分心气儿要争一争,可自从永辉元年的那一场纷乱之后,临安公主不声不响的就没了,公主的两个亲生儿子一个早亡一个失踪,剩下一个女儿也被接进了宫里养育,王姨娘就歇了心思——她是真怕了。
怕她的侯爷丈夫,更怕唐家太夫人。
她老老实实的缩在后院,不敢轻举妄动,就像红姨娘一样,每天看着侯爷的脸色,看着太夫人的喜怒,就是侯爷娶了新夫人进门,也没人敢说什么酸话。
她以前还在私下里笑话过红姨娘,如今看来,她才是最聪明的。
如今她单独住在一处小院子里,侯爷不怎么来了,倒也素净了,儿子时不时的就来看看她,比以前侯爷还来的时候更让她安心。
王姨娘把手里的线绕在线板上,听见门外传来的脚步声,她把线板扔进针线篓子里,笑道,“回来了?”
唐浚给她行了礼,起身坐在她身边,拿过一只纳了一半的鞋底看了看,又脱了鞋放在脚底板上比了比,“给我做的?”
王姨娘笑道,“要不然还能是谁?”
“您少做些这样的活儿,先前不是还说眼睛酸?”
“好、好——”王姨娘点头答应着,心里想的却是另一件事,她仔细端详儿子,小声道,“……你知道了?”
唐辎低下头,轻轻点了点。
王姨娘搂着儿子,“不怕,夫人有嫡子是早晚的事,以后咱们跟正院远着些就是了——你读书读了这些年,不就是想着将来自己挣个前程?府里的事乱糟糟的,咱们没那本事就不折腾了。”
半晌,唐辎才闷闷道,“自己挣前程……那您还给我娶王家的女儿?——我听说她……脾气不好。”
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